返回

射雕2.5部曲:重生之泡侠女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【射雕2.5部曲:重生之泡侠女】(1-9)(第14/15页)
首页 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


搜索,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,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

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,即可找到我们,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://www.xncwxw.me
(前面加https,http可能无法访问),
即将改版,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"首页-分类-其他小说"

书架功能已恢复,可注册登录账号

,饶有兴趣地问道:「弓弩啊?老汉我打过不少,军阵里用

    的长弓短弩,好多都出自我手。公子有什么具体要求,尽管直说!」

    刘真先让阿福守在门外,自己则拉着王铁锤进了内室,低声说道:「王师傅,

    这事儿得保密。我要打造的弓弩,可不是寻常货色,得伪装成弓弩的模样,但里

    面要藏我的宝贝机关。大小不一,大的像臂长的冲锋弩,小的像掌心短弩,总共

    需要数十支。扳机得连上我的机关,一扣就能发动。」

    王铁锤摸了摸胡子,沉吟片刻:「公子这要求确实有些奇特,外壳伪装,里

    面藏机关?老汉我可以试试,但得先看看图纸才行。」

    刘真从怀中取出纸笔,凭借记忆画出轻型冲锋枪的外形,又设计了相应的弓

    弩外壳:大的冲锋枪外壳仿照神臂弩的样式,用铁质框架包裹枪身,弩臂伪装成

    装饰性的部件,扳机与枪机相连;小的手枪则伪装成袖箭弩,手掌大小,扣环连

    着扳机。

    他一边画,一边详细解释:「王师傅,您瞧,这大弩臂长二尺,宽一尺,里

    面空心,正好藏我的铁管机关。扳机这里,用铁钩连上,一拉就能带动。小的弩

    掌心大小,藏短管,扣环拉动发射。」

    王铁锤盯着图纸,眼睛渐渐亮起:「公子这设计真是巧妙!老汉我从没见过

    这样的机关弩。行,这活儿我接了!材料用上好的精铁,保证结实耐用。但里面

    的机关得公子自己装配,老汉只负责打外壳。」

    刘真满意地点头:「那就这么说定了!先打四支大的,十支小的,银子管够!」

    他留下定金,约定三日后前来取货,便带着阿福离开了铺子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,刘真一边在校场监督新兵们的训练,一边惦记着军火改造的

    进度。校场上的男兵们在武修文的阵法指导下,进退有序,配合越来越像一支正

    规军队;女兵队也渐入佳境,完颜萍引入的担架运送和伤口消毒方法,让模拟伤

    员的训练进行得井井有条。

    刘真抽空带着阿福去王铁锤的铺子查看进展。第一天,王铁锤已经熔铁铸模,

    大弩的外壳雏形初现:铁框架宛如弩身,空心部分正好容纳冲锋枪,弩臂弯曲的

    装饰巧妙掩盖了枪管。

    刘真试着将一支冲锋枪塞进去,尺寸契合得天衣无缝,扳机铁钩与枪机相扣,

    一拉便能联动。他赞叹道:「王师傅,您这手艺真是绝了!小的弩也得抓紧时间

    了。」

    王铁锤锤子飞舞,汗水滴落在铁砧上:「公子放心,老汉我加班加点赶工!」

    刘真又补充了细节图纸:大弩添加肩托伪装,枪托裹上铁皮像弩柄;小弩加扣环,

    伪装成袖箭发射器。

    他暗想:「这样伪装一番,在战场上谁能猜到这是现代货?一扣扳机,子弹

    如雨倾泻而出,蒙古兵铁定得傻眼!」不过,他也开始忧心弹药的问题,现代子

    弹毕竟有限,用完就没了,必须想办法自制火药和子弹才行。

    第二日,刘真开始在城中寻访药铺和匠人,收集火药的原料。南宋时代,火

    药已经用于军中,主要作为黑火药的形式,但配制粗糙,纯度不高。他买来了硫

    磺、硝石和木炭,又四处打听相关的配方。

    药铺老板起初有些犹豫:「公子要火药?军中才有,民间用得少见。」刘真

    塞了几两银子作为贿赂,总算弄到一小包黑火药,带回房间进行实验。

    刘真大专时学的是工程机械,平日里喜欢捣鼓些奇奇怪怪的东西,如今回忆

    起现代知识,黑火药的经典配比大约是75% 的硝石、15% 的木炭和10% 的硫磺,

    但古代原料纯度低,必须通过精炼提纯才能有效。

    他让阿福守在门外,自己在房间里仔细操作:先将木炭磨成细粉,筛净硫磺

    的杂质,然后提纯硝石,用米酒蒸馏滤掉不纯物,晾干后均匀混合。第一次实验,

    他点燃一小撮混合物,火光熊熊燃烧,但烟雾太大,威力明显不足。

    刘真皱眉思索:「这火药太潮湿了,推力不稳,得进一步精炼。」他又去药

    铺买来高度米酒,通过反复蒸馏勉强提纯出酒精般的溶剂。第二次混合后,火药

    干燥了许多,点燃时爆响有力,但仍然达不到理想效果。

    又过的大半月,王铁锤的外壳终于打好:四支大弩外壳,每支重约十斤,铁

    光锃亮,弩臂可折叠掩盖枪管;十支小弩外壳,轻巧如掌,扣环灵敏可靠。刘真

    带回房间,一一组装起来。先取一支冲锋枪,拆下原外壳,塞入大弩框架,用铁

    丝固定螺丝的位置,扳机铁钩与枪机相连,一扣便「咔咔」作响,如弩弦般顺畅。

    他心头一喜:「成了!这伪装弩,扣动如弓,却能放出子弹雨!」

    小弩的组装更快,手枪塞入铁壳,扣环拉动扳机,伪装成袖箭毫无破绽。他

    将组装好的武器藏在箱底,暗道:「宝贝总算齐备了,但子弹必须自制,否则打

    光就成废铁了。」

    他继续火药实验,第四日,终于配出较为纯净的黑火药,威力大为提升。但

    子弹的制造却是个难题:需要铜壳、底火和弹头。他寻访铜匠,订制铜管作为壳

    体,底火用火药加击针模拟,弹头则用铅浇铸成型。

    第一次试射子弹,他在城外荒野,带上一支组装弩,装入自制弹药。扣动扳

    机,「砰」的一声,子弹飞出,但轨迹偏离,威力也弱得可怜。

    刘真眉头紧锁:「工艺水平跟不上,火药推力不稳定。」他多次调整配方和

    结构,第五日时子弹稍有改善,但第六日,一颗子弹竟卡壳炸膛!枪管裂开,碎

    片四溅,刘真险些伤到手。他不由得咒骂道:「这古代工艺真是难搞,炸膛了!

    看来自制子弹是行不通了。」

    冷静下来后,刘真想起后世火铳的雏形,那种用火绳点燃的铁管枪,虽然粗

    糙却相对可靠。他心想:「现代子弹太精密了,不如先仿制一支火铳,简单实用

    些。」

    于是他又跑去王铁锤的铺子:「王师傅,再帮我打造一支火器,像铁管枪一

    样,管长二尺,口径一寸,用火绳点火发射。」

    王铁锤闻言一愣:「公子,这火器老汉我虽听说军中有些类似的东西,但从

    没亲手打造过,得先看看图纸。」

    刘真取出纸笔,画出草图:一根长铁管,用木托固定,管后设有火门,通过

    火绳点燃火药推动铅弹发射。他仔细解释:「王师傅,您看,管壁要厚实一些,

    防炸膛。火门这里点火,里面先塞火药再放弹头,一点就能发射。」

    王铁锤点头应允:「公子这图设计得巧妙,老汉我试试看!」宋代的冶炼技

    术还较为低下,他先熔铁浇铸,第一支火铳雏形很快成型,但管壁厚薄不均,表

    面粗糙。

    刘真带到城外试射,塞入火药和铅弹,用火绳点燃火门,「轰」的一声巨响,

    烟雾弥漫,弹头飞出却偏离目标,威力仅够猎杀小动物。

    刘真摇头叹息:「失败了,管内壁不光滑,推力散失太多。」他重新绘制图

    纸,加厚管壁,并要求内壁抛光。

    王铁锤重铸第二支,工艺有所改进,但试射时火药从火门漏气,弹头只飞出

    五丈远,准头差劲得像醉汉射箭。

    刘真没有气馁,第三次调整草图:添加准星,管口设计成略微喇叭形以防炸

    裂。他亲自在铺子监工,王铁锤用锤子反复打磨内壁,精炼铁质以提高强度。

    第四次试射,「轰」响过后,弹头飞出十五丈,击中树干,但威力仍显不足,

    准头也摇晃不定。刘真分析道:「火药纯度还不够,管身长度也短了些。」

    他进一步精炼火药,增加硝石比例,第五次试射终于见效,弹头飞出二十丈,

    准头稳定了许多,虽然威力只够伤人,不如现代枪械,但已算得上实用。

    经过多次失败与迭代,刘真心想:「初几次确实白费功夫,但后面总算有点

    起色。只是准头和威力还需优化,得继续改进。」

    他又绘制新图,加长管身,优化火门的密封。王铁锤擦着汗水叹道:「公子

    这份执着,老汉我真是服了!咱们接着干。」

    在多次失败与改进后,刘真终于迎来了突破。第六次试射,他与王铁锤再度

    调整了火铳的设计:管身加长至二尺五寸,内壁经过反复打磨,平滑如镜;火门

    处加装了一圈紧密的铜箍,减少火药点燃时的漏气;管口略微收窄,呈微喇叭形,

    既防止炸膛,又能稍稍聚拢推力。

    刘真还进一步优化了火药配方,硝石比例提升至78% ,木炭降至12% ,硫磺

    保持10% ,并用米酒反复蒸馏提纯硝石,滤去更多杂质,使得火药干燥且燃速更

    快。

    这一次,他在城外荒野试射,塞入精制的火药和精心浇铸的铅弹,点燃火绳,

    「轰」的一声巨响,烟雾虽仍浓烈,但弹头稳稳飞出三十丈,击中十丈外的木靶,

    木屑四溅,留下一道深凹的痕迹。准头虽不如现代枪械,但威力已足以击伤重甲

    骑兵,射程和稳定性在南宋的工艺水平下堪称惊人。

    刘真握着火铳,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,心道:这火铳虽比不上我的宝贝机关

    枪和手枪,但放在战场上,绝对能让蒙古兵吃不了兜着走!」

    不过,火铳虽成,火药却成了新的难题。刘真手头的原料有限,城中药铺的

    存货也不足以支撑批量生产。他思来想去,决定去找自己的便宜老爹刘承远,刘

    承远身为鄂州水军将领,掌管了不少水军物资。

    回到府中,刘真找到正在书房批阅军务的刘承远,笑嘻嘻地凑上前:「爹,

    您看,孩儿最近在校场练兵,颇有些心得,如今还想试试打造火器,威力无穷,

    能助咱们守襄阳!可这火药……军中管得严,孩儿不好直接弄,您能不能拨点给

    我?」

    刘承远放下手中笔,皱眉打量着这个平日里有些纨绔的儿子,颇感纳闷。火

    药可是军中紧要物资,寻常人哪敢轻易开口讨要?他狐疑道:「你这小子,练兵

    就罢了,还折腾什么火器?那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,说说,你到底在捣鼓什么?」

    刘真早有准备,半真半假地解释:「爹,您也知道,蒙古兵马强弓硬弩,咱

    们得有点新家伙应对。我这火器是个新点子,模样像铁管,能喷火射弹,威力不

    逊于军中火炮,但更轻便,士兵用着方便。若成了,保准在襄阳城下大显身手!」

    刘承远听了这番话,半信半疑。他知道火药在军中多用于火炮、火箭,威力

    虽大,但制作复杂,操作不便。刘真说的这「铁管火器」听起来新鲜,他心下虽

    觉奇怪,但见这平素纨绔儿最近似乎转了性子,在校场练兵颇有成效,又主动操

    心军务,倒是让他有些欣慰。

    想到这,他哼了一声:「你这小子,平日里不学无术,如今倒是对国事上心

    了。火药是军中重物,我不能随便给你,但看你这股劲头,爹就破例一回。」

    他提笔写下一封调拨令,拨了五十斤硝石、十斤硫磺和若干木炭给刘真,叮

    嘱道:「这东西可得小心,别炸了自己!若真能弄出什么好火器,爹亲自去校场

    瞧瞧!」

    刘真接过调拨令,心中大喜,连忙谢过老爹,飞也似的跑回房间。他将火药

    原料搬到临时搭建的小作坊,找来阿福和几个信得过的家丁,严令他们守口如瓶,

    开始了火铳的批量生产。

    他先将火药配方教给阿福,让他按比例研磨混合,自己则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