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,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,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|
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,即可找到我们,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://www.xncwxw.me
(前面加https,http可能无法访问),
即将改版,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"首页-分类-其他小说"
书架功能已恢复,可注册登录账号
25-11-01
第9章 霓裳影假留镜里恩 珠玉环真续钗头盟 (下)
而当夜幕降临,城市的霓虹灯逐一点亮,杨帆会开着车,准时出现在沈墨书公司的楼下。
他需要接两个人。
一个是即将临盆的沈墨书,另一个是她的“准儿媳”,叶凡。
叶凡以照顾沈墨书的名义,早就搬进了沈墨书的家。她的正牌男友,沈墨书的儿子田文皓,打算大学毕业后刚回到上海,顺理成章地和叶凡住在了一起。
这一切,在外人看来,是一个和谐美满、即将迎来新生命的大家庭。
……
沈墨书其实早就知道孩子会长什么样。
杨帆曾给她看过自己童年时的照片,那个虎头虎脑、眼睛亮晶晶的小男孩,早已刻在了她的心里。可当四维彩超的影像第一次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,当医生指着那模糊却已能分辨的轮廓,说“看,鼻子和嘴巴很像爸爸”时,沈墨书的心还是被一种奇妙的电流击中了。
那是一种血脉相连的真实感。
仿佛有一根看不见的红线,将她和杨帆的命运,通过这个尚未出世的小生命,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。他们的羁绊,不再是夜晚隐秘的欢愉,而是将在血液里永远流淌的传承。
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,沈墨书无比确信,他们真的相爱了。
她能感觉到杨帆的期待,那种期待真实得发烫。
他的手机收藏夹里,塞满了新手爸妈育儿教学和各种育儿知识。他会把每一次的产检报告都小心翼翼地整理成册,对着那几张模糊的四维彩超照片翻来覆去地看,仿佛能看出一朵花来。
婴儿床、婴儿车,提前一个月就组装完毕,摆在卧室最温暖的角落。那些小得可爱的婴儿衣服、袜子,他坚持要手洗,一遍遍地在阳光下晾晒,生怕有一点化学残留。有时沈墨书午睡醒来,会听见他在阳台上哼着不成调的儿歌,却温柔得能滴出水来。
这个男人,将她和孩子,视若珍宝。
破水的那天,他们正在一起整理待产包。
沈墨书只觉得身下一热,一股暖流不受控制地涌出。她愣住了,下意识地抓住了杨帆的手臂。
杨帆的反应远比她想象中冷静。
他没有慌,只是看了一眼她的情况,然后有条不紊地扶她坐下,拿起电话通知医院,接着拎起待产包,搀扶着她出门。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。
去医院的车上,他甚至还有心情开玩笑,说宝宝是赶着出来看世界杯。
沈墨书并不知道,杨帆的第一个孩子,林晓生的女儿,早就出生了。这份看似镇定的从容,其实是经验的积累。
只是,在医院电梯里,那短短几十秒,楼层数字不断向上跳动。杨帆一手拎着沉重的待产包,一手紧紧揽着她的腰。沈墨书靠在他怀里,清晰地感觉到他掌心全是湿冷的汗。
原来他也在怕。
她伸手抓住他的胳膊,触手处,肌肉紧绷如钢板。这僵硬的触感,反而给了她一种莫名的安心和底气。他不是无所不能的神,他只是一个为她和孩子紧张的普通男人。
医生的诊断结果是,宫口还没开,得等。
漫长的等待开始了。
阵痛如同浪潮,一波接一波地袭来。起初还能忍受,后来每一次宫缩都像是要把她的骨头捏碎。冷汗浸湿了她的头发,黏腻地贴在额头上。
就在这时,病房门被轻轻推开。
叶凡提着保温饭盒走了进来,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心。“阿姨,我炖了汤,你和杨帆哥先吃点东西吧。”
她看了一眼脸色发白的杨帆,又看了看床上疼得面目扭曲的沈墨书,善解人意地说:“杨帆哥,你看上去好紧张,要不你先去车里休息一下?这里我先看着。”
杨帆确实感觉自己的神经快要绷断了。他点了点头,把沈墨书的手交到叶凡手里,叮嘱了几句,转身走出了病房。
医院停车场,深夜寂静无人。
杨帆坐进驾驶座,疲惫地靠在椅背上,闭上了眼睛。叶凡跟了过来,悄无声息地拉开副驾驶的门,坐了进来。
她什么也没说,只是俯下身,头钻到了方向盘下面。
拉链被拉开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格外清晰。
就在这时,杨帆的手机屏幕亮了,是田文皓打来的视频电话。
杨帆下意识地接通。
“我妈怎么样了?”田文皓焦急的脸出现在屏幕上。
“还在等……医生说没那么快。”杨帆的声音有些沙哑,他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正常。
但田文皓的视线,却越过了他的脸,落在了他胯下的位置。
屏幕里,他能清晰地看到,自己女朋友叶凡的头,正在那里起伏吞吐。
田文皓的表情凝固了。他张了张嘴,似乎想说什么,最后只挤出一句:“……你还有时间搞这个?”
那语气,与其说是愤怒,不如说是……无奈。
叶凡听到了,她甚至没有停下动作,只是抬起一点点头,一边熟练地吞吐,一边对着手机镜头含糊不清地说:“我看杨帆太紧张了,帮他放松一下。”
她的眼神,坦然得近乎挑衅。
杨帆不想在这里耽误太久,沈墨书还在楼上受苦。他按住叶凡的头,低声说:“我要射了。”
叶凡立刻会意,毫不犹豫地将那滚烫的欲望全部纳入喉中。
几秒后,杨帆释放了自己。叶凡心领神会,喉咙一松,将他完全接纳。一股热流毫无阻碍地灌进了她的胃里。
完事后,叶凡直起身,擦了擦嘴角,然后像个邀功的孩子,张开嘴给杨帆看了一眼,又转向手机屏幕里的田文皓,笑得天真无邪。
“喝完啦!只是吞精,没有内射,你放心吧!”
田文皓像是真的松了口气,屏幕里的表情缓和下来,最后竟然像是松了口气。“行了,你快上去照顾我妈吧。”
视频挂断了。
杨帆觉得脑袋里那根紧绷的弦,似乎真的松弛了一些。他亲了口叶凡的脸,推开车门,快步走回了住院部。
他将饭盒带回病房时,沈墨书正经历着一轮剧烈的阵痛,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,疼得根本吃不下任何东西。
“吃一点,不然没力气生。”杨帆在阵痛的间隙,舀起一勺汤,递到她嘴边。
沈墨书虚弱地摇头。
杨帆也不说话,就那么举着勺子,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她。那眼神,呆呆的,愣愣的,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执拗。
沈墨书后来回忆,那大概是她人生最丑、最狼狈的片段。疼得抓心挠肝,面目狰狞,毫无形象可言。
但杨帆就在她身边。
他一手稳稳抓着她打点滴的手,防止她因为疼痛乱动而跑针;另一手,就那么固执地举着勺子,时不时用温热的毛巾,替她擦去额头的汗珠。
沈墨书疼得不想说话,病房里很安静。只有走廊上其他产妇撕心裂肺的叫喊声,一阵阵传来,听得人心里发慌。
她能感觉到杨帆比她还慌。
他的脸色,随着时间的推移,肉眼可见地变得越来越白。
每隔一段时间,他就跑出去叫一次医生护士,得到的回答永远是“再等等”。
终于,医生检查后说可以进产房了。
护士拿来一叠文件让家属签字,大概是些风险告知书之类的东西。
沈墨书第一次看到杨帆那样呆滞的样子。他站在那里,像个提线木偶,医生说什么,他就点一下头,也不知道听进去了多少。
他拿起笔,在文件上签名。
第一下,没出水。
他用力甩了甩笔杆,手腕“砰”地一声磕在了病床的金属挡板上。那声音响亮得吓人,绝对很疼。
但他脸上却没什么表情,只是换了个姿势,继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……
生产的过程,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战争。
即使打了无痛,那种骨头被寸寸碾开的痛楚,依然清晰可感。
当女儿响亮的哭声终于在产房里响起,沈墨书感觉自己所有的力气都被抽干了。她只来得及看一眼那个浑身红彤彤、像一只煮熟了的小龙虾一样的小东西,心里模模糊糊地想:还好,眼睛好像随了杨帆。
然后,她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。
再次醒来,已经是第二天。
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,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她一转头,就看到了旁边小床上那个小小的、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家伙——他们的小豆米。
而小豆米的爸爸,杨帆,正笨拙又认真地给她换着尿布。他的动作很轻,神情专注,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。
看到沈墨书醒了,杨帆抬起头,露出了一个略带疲惫的笑容。
“醒了?叶凡把饭送来了,等了一会儿了,我怕饭菜凉了,现在下去拿。”
沈墨书有些虚弱地问:“怎么不一送来就去拿?”
“怕有人偷小孩。”杨帆的回答理直气壮,“你睡着了,我得等你醒了再下去。”
沈墨书有些哭笑不得。这医院里人来人往,哪来的偷小孩的。
但她看着杨帆认真的表情,心里却是一暖。
等她稍微撑起身体,想喝口水。杨帆从楼下拿饭再回到病房,中间过程可能不超过三分钟。不知道的,还以为他是飞上来的。
最搞笑的一件事,是沈墨书说想吃苹果。
杨帆怕苹果生冷,对产妇不好,竟然软磨硬泡,去护士站借用了微波炉,把苹果加热了才拿回来给她。
那温吞吞、软绵绵的口感,差点让沈墨书当场吐出来。
但看着杨帆那一脸“快夸我”的期待表情,她还是硬着头皮吃了两口。
住院的那几天,杨帆确实将她和女儿小豆米照顾得无微不至。
晚上,他一个一米八几的大男人,蜷缩在病房那张小小的陪护床上。但只要沈墨书或者宝宝有一点点动静,他就像安装了雷达一样,立刻弹坐起来,下床查看。
他一丝不苟地谨遵医嘱,有任何不懂的地方,就立刻跑去问医生护士,认真得像个三好学生。
他也不玩手机。除了照顾宝宝,就是看着沈墨书发呆。
沈墨书感觉自己这辈子都没睡过这么多觉。她只需要负责吃和睡,其他一切,杨帆都包了。
小家伙被护士抱去洗澡,杨帆也寸步不离地跟着,还用手机拍了照片,回来献宝似的拿给沈墨书看。
看了没两眼,他又猛然想起来,说手机屏幕对产妇眼睛不好,赶紧把手机收了起来,一本正经地说:“等你出了月子再看。”
下午,在宝宝睡觉的间隙,杨帆会陪着沈墨书聊天。
他说,他当时在产房外面,紧张得后背的卫衣都湿透了,站在窗边的风口吹了半天冷风才清醒一点。
他说,他跟其他几个等在门口的家属一样,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感觉像是又经历了一次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。
“你当时疼得脸都白了,真的有点吓到我了。”他握着她的手,声音里还有些后怕,“真是对不起,让你受苦了。”
沈墨书看着他,心里软成了一片。
这个男人,虽然在外面有那么多她不知道的秘密,但此刻,他对她的关心和爱护,是真真切切的。
出院后,沈墨书回了家坐月子。
杨帆和叶凡,一个负责照顾产妇,一个负责照顾婴儿,分工明确,轮流上岗。
沈墨书基本上就是躺在床上,衣来伸手饭来张口。杨帆成了她的专属仆人,随叫随到。
他一天要问她八百遍“你是不是心情不好”,生怕她患上产后抑郁。那小心翼翼的样子,让沈墨书的母亲都忍不住笑他。
出了月子,沈墨书还有点不敢抱小豆米。
孩子太小了,软软的一团,她总怕自己下手没轻没重,伤到她。还是杨帆,一次次地帮她调整抱姿,耐心地教她如何托住宝宝的头和屁股。
“你看,要这样,让她的脊椎是直的……”
带孩子确实非常辛苦。沈墨书感觉自己在健身房都没练出来的肱二头肌,通过每天抱娃,眼看就要实现了。
还好小豆米算是个乖宝宝,白天正常活动,晚上除了吃奶就是睡觉,不怎么折腾人。
每天最愉快的时光,就是她和杨帆合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