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在大学学驱魔】(30)(校园后宫)(第4/6页)
搜索,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,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|
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,即可找到我们,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://www.xncwxw.me
(前面加https,http可能无法访问),
即将改版,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"首页-分类-其他小说"
书架功能已恢复,可注册登录账号
比安卡出门时,天还尚未亮透。她从他们住宿的龙井出发,沿着西湖绕了大半圈,再前往杭城西北郊的良渚。哪怕有三十多公里的距离,以训练有素的圣殿骑士的脚力,也足够在五个小时内抵达。虽说这是一趟旅游,正教修女也把它视为苦行,以此来锻炼筋骨。
凝眸望着丰收的水稻,比安卡动起了思乡之情,仿佛置身于故乡——意大利东南部的普利亚大区福贾省。在多山的亚平宁半岛,那里有罕见的开阔平原,一到干热的夏季,便能见到金色的麦浪。
比安卡本是孤儿,被加尔加诺山的圣米迦勒天使长圣殿santuario di san michele arcangelo收养长大。那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庄严圣殿,据说大天使米迦勒曾在山上显灵,因此成为了全欧洲天使崇拜的中心地,千年来有无数朝圣者到那里拜谒。
出于历史原因,圣米迦勒天使长圣殿拥有好几亩土地,院长贝琳达嬷嬷会带领修女们一起耕种。贝琳达嬷嬷已经60多岁了,早就过了人生中精力富足的阶段,衰老和病痛缠上了她的肉身,但每到农作的时节,她总是亲自带着大家下田地。
「土地最为虔诚,土地不会欺骗。」贝琳达嬷嬷每年都这么说。
——今年的天气怎么样?麦子种下去了吗?能有个好收成吗?
心中牵挂着故乡、亲友和土地,比安卡迈动了脚步,向稻田靠得更近了一点,用手指抚摸饱满的稻穗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西湖,不只是一个景点,而是一座被无数景点环绕着的湖泊,东南西北各有各的美景。其中西岸有成群的古建筑,还有浓密的树荫,是观光客步行的天堂;但是东岸的人流量反而更多,你们猜猜是为什么?因为那边靠近地铁线路,周边有很多购物广场,本地的市民也常来这里逛街……」
吕一航像个老练的导游,站在两个外国游客身前,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西湖相关的知识。
「那为什么要先带我们来东边?就是想让我们看看杭州的现代景致吗?」柳芭举手提问。
「回答正确!wele to——杭州的涩谷!」
在他的身后,是延安路和平海路交叉的十字路口,除了四条正方形的斑马线外,对角线也画了两条斑马线。龙翔桥的地铁站口就在这附近,由于规划赶不上城区的变化,此地的人流量远远超出地铁站的承载能力,周末的十字路口堵得不成样子。每到绿灯亮起,人群便如蚂蚁迁徙般涌动了起来。
嘈杂的人流,拥挤的车辆,购物广场上闪动广告的大屏幕,真与涩谷那个天下闻名的巨型十字路口有几分相似。
吕一航朝着辣妹挤挤眼睛,欢快地说:「怎么样?秋水,有没有感觉很熟悉?是不是想起了涩谷?」
秋水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:「哈哈哈,也许吧……可是,我没去过涩谷啊。」
吕一航吃了一惊,用「你丫到底是不是日本籍」的目光盯着秋水:「什么,我以为辣妹都会把涩谷当成圣地啊!你身为辣妹教徒,一生总该去朝拜一次圣地吧?」
秋水不悦地盯着他,再度露出狮子王似的凶恶眼神:「我是乡下人,真抱歉啊。」
「对不起,我没这个意思——但你既然生在关东,去东京不是很方便吗?日本的电车网很发达吧?」
秋水欲言又止,甩了甩发丝,叹了口气:「那也要坐好久电车啊,很折腾的。我的确去过几次东京,但每次都有正事要做,比如受邀参观高中,比如杂志社拍摄外景,比如为了赶赴青头巾的任务,在东京的大站换乘。至于那些著名的商圈,我从来没有去过。贵的东西我买不起,便宜的东西可以网购啦,又不是非要去东京不可。」
吕一航看过动漫,学过日语,自以为对日本够了解了,今天却被刷新了认知——原来不是每个时尚樱花妹都热衷于上京。
唉,光靠二次元学到的日本常识,还是过于浅薄了啊。再怎么说,阿宅的知识范围也是有限度的。
他有点沮丧,自嘲地笑笑:「好吧。我带你来这里,就是为了让你有重返家乡的感觉。但我忘记了,你家乡不是这么车水马龙的地方……」
「你这笨蛋。」秋水逼近到吕一航面前,眉眼弯弯地笑着,飞快地吻了他一下,「你的心意,我确实收到了哦。我以前去过哪里根本不重要,重要的是,我现在和你在一起啊。」
根据床上经验,吕一航已经堪称花丛老手了,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少女偷吻,他竟不自觉地脸红了。他既有种想向普罗大众宣告「这么可爱的女孩子,是我的女朋友」的冲动,又有种想把她藏进口袋里别让任何人看见的欲望,在这般矛盾心理作用下,他自乱阵脚,匆匆抓牢了秋水和柳芭的手腕,语调因慌乱而跌宕起伏:
「你们俩抓住我的手,人很多,别跟丢了哦——我们往湖边走吧。」
「好——」
两位女伴拖长了尾音,愉悦地答道,将吕一航夹在中间,一左一右挽上他的手臂,轻快的步伐摇曳生姿。她们都有偏浅的发色,在阳光之下格外灿丽,引得路人纷纷侧目,乃至于窃窃私语,不知是哪来的天使降落凡尘。
从路口出发,经过繁华的湖滨银泰商业街,再往前就是西湖了。这真真是人间的绝景,仿佛天公在这里铺开了一幅梦幻的画卷,却又比画卷活泛,比梦境真切。三面的山是青的,是翠的,一层叠着一层,如黛玉屏风环抱着这一汪湖水。正值深秋的正午,阳光并不猛烈,只是温暾暾地照着,那光泻在湖面上,不是一片刺眼的金,而是粼粼的,碎碎的,像有千匹万匹极细的金丝纱,在水皮上轻轻地漾着。
进而眺望时,又有那零星的画舫与游船,远远的,小小的,像贴纸粘在那里的,一动也不动,没准是静静地泊着,或者是极慢极慢地漂,反正是看不出什么争竞的意思。倒是那天上的云,水里的影,流动得仿佛更快些。这便是所谓的「晴西湖」了。
「哇,好漂亮!」秋水瞪大了眼睛,连忙掏出手机,笑容明媚地叫道,「来嘛,一航,一起拍张照吧。柳芭,你也来!」
取景框的大小有限,三只脑袋竭尽全力贴到一起。女孩们的发丝拂过吕一航的脖颈,挑逗似的挠着痒痒,柔和的发香钻进了鼻腔。
「茄子——!」秋水按动快门,以西湖为背景,定格下了三人贴贴的瞬间。
永远不能低估女孩出片的野心,秋水和柳芭好像有拍不完的照,左拍拍,右拍拍,互相给对方拍。吕一航等待的时候,就在附近一小片空地上来回漫步,不一会儿,他的目光被一位佝偻的老人吸引了。老人戴着一顶鸭舌帽,提着一只塑料水桶,手握一支半米多长的巨笔,海绵制的笔尖饱蘸清水,在青石板上笔走龙蛇。在西湖边上,常有大笔如椽的老人们练习书法,也算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。吕一航感到好奇,双手叉腰,驻足一旁看他练字。
过了五分钟,柳芭捧着数码相机,走到看得起劲的吕一航身边,问道:「这是在写什么?」
「前赤壁赋,是赵孟頫的字体。」
虽是耳语,却被老人听到了,他抬头看吕一航:「你也临过?你懂书法?」
吕一航谦虚地应道:「会是会一点,但是水平有限。」
老人的脸上浮起笑意,将笔递到他手中:「要来写两笔么?」
接过那根巨笔,吕一航的动作停顿了下来,既是在适应笔的重量,又是在思考该写什么。
因为家学渊源,吕一航从小学习各家字体,兼通篆隶行楷,要论最擅长的,还得是谨严的碑法。但既是在约会,写庄重的魏碑楷书太败坏游兴了。他酝酿片刻过后,挥动手臂,一气呵成地写了两行字:「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。」临的是孙过庭的书谱,是骨气清刚的草体。
虽说吕一航对草书不太精通,但说不清什么原因,他今天写得如有神助,当他回过味时,汗水竟浸湿了后背。据说历史上有些名帖,作者自己事后也无法复刻,那吕一航可算体会到了这种感觉。莫非是有女友在边上欣赏,从而达到了超越极限的状态?他也不敢肯定。
「好字,好字,年纪轻轻就功力深厚,我白长这么大年纪了。」老人看得啧啧称奇,不禁抚掌赞叹。
「您谬赞了。」吕一航把笔还给老人,含笑告别,「等我退休了,一定也每天揣根笔来这里写字。」
沿着湖滨的小径,吕一航带着柳芭和秋水向北前行,穿过亭台水榭,到了赫赫有名的断桥。因为一段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,这里挤满了「圣地巡礼」的游客们。吕一航和女友们手牵着手,一寸一寸地挪动步伐——如果能一起走完这座桥,能否印证永恒的爱情呢?
柳芭拉着他的手,露出微笑,笑容中藏着些许无奈:「你对杭州很熟悉啊,我以为我做足了攻略,能给你们当导游了,结果还是被你牵着鼻子走。」
吕一航回过头:「因为我来过好多次了嘛。」
杭州可是「三吴都会」,在江南武林中的地位不言而喻。除开灵隐寺,还有许多大隐于市的门派与高手,例如号称「敷文奋武,心剑合一」,深受儒者与侠士景仰的万松书院;吴越国王钱缪所创,为武林人士裁决纷争的石镜台;收置赵宋南迁携来的武典,传承「岳鄂王刀」的凤凰殿;脱胎于明清时期的运河行会,精通分水刺、梭镖等奇兵的漕帮……吕一航小时候就常被爷爷拎来拎去,向那些前辈们讨教些技艺,所以对杭州的大街小巷亦很熟悉。
最近来杭州的一次是今年暑假,吕一航被吕之华和程秋籁邀请一块儿自驾游,以庆祝高中毕业的名义,做了个短途旅行。从上海出发,途径嘉兴,再过杭州,最后到绍兴。主要的旅游攻略是吕一航做的,大半的路程也是他开的——因为秋籁的父亲送了她一辆阿尔法罗密欧四叶草做毕业礼物,令吕一航实在手痒难耐,便主动请缨,鞍前马后地给两位姑娘充当司机。
过了断桥,行经白堤,就到了孤山。孤山是临近西湖西岸的一座岛屿,这边的游客就稀疏了许多。了解印学与书画的人,或多或少都听说过「天下第一名社」西泠印社的名声,而印社的社址就坐落于此。
作为学习书法的后辈,吕一航很是仰慕昔年的几位社员,每次来到杭州,总要来孤山转悠一阵,哪怕就是在山上枯坐,坐的也是吴昌硕曾歇息过的石头,会有种吸收了前贤能量的满足感。
他们首先来到了中国印学博物馆,这是个小巧玲珑的博物馆,虽说没收藏什么特别稀奇的古董,但展览了诸多近人今人的印章和字画,荟萃了各类风格,也颇有可观之处。
仙波秋水毕竟来自日本,从小接受汉字教育,总会接触一点书法,所以也能get到金石之学的趣味,但柳芭却不一样了,即使她考过了hsk的6级,汉语水平远超普通留学生,但离看懂书法字体还差好长一段距离,无论走到何处,都待在吕一航身边倾听他的讲解。
接着,他们上了孤山,欣赏前人留下的石刻,兜兜转转一圈后,秋水暂时分别了两人,去找盖章处求章了。还呆在日本的时候,秋水就爱好收集各地神社寺庙的御朱印,算是一种标记「到此一游」的方式。中国的景点通常也有盖章的服务,所以到了中国留学以后,她仍能继续保持这个习惯,这回来到以篆刻闻名的西泠印社,不在手帐上盖个章等同于白来。
吕一航和柳芭先行下了山,在孤山西侧沿湖的长椅上坐下,二人保持着半尺的距离,而两只手在椅面上彼此交缠。面前是泛着涟漪的湖水,举目是郁郁苍苍的青山,身旁的柳树枝条在深秋的风里飘摇,水中是一片黑沉沉的残荷,到夏天应是「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」的景致,而现在只能在想象中得见了。
本是两人静心赏景的闲适时光,吕一航的话语打破了宁静:「对不起啊,我的讲解不够到位,很多东西来不及跟你说清楚。」
柳芭一笑:「别小看我啊,虽然我比不上提塔那么博学,但我也是好好做过旅游攻略的,认真了解过江南的文化。」
「那你玩得开心吗?」
「当然啦。我在慕尼黑念文科高中的时候,学校组织过去阿尔卑斯山的旅行。在那里的小镇上,我见过更宽阔的湖,更高大的山,但是……都不如西湖这么特别。」
「特别?为什么这么说呢?」
「因为西湖在一座超级城市的内部,离热闹的商圈只有几十米,一边是湖光山色,一边是现代建筑,却融洽地结合在一起,光是这点就足够新奇了。」柳芭环顾周围,浅笑道,「我们一路走来,见到的不只有游客,还有很多本地人来这里闲逛。他们只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