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百一十一章 覆巢之下的女人们(六千字章节求订阅)(第1/2页)
首页 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


搜索,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,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

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,即可找到我们,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://www.xncwxw.me
(前面加https,http可能无法访问),
即将改版,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"首页-分类-其他小说"

书架功能已恢复,可注册登录账号

    “沮授?”曹操微微笑了一下。

    他当然听说过这位袁绍手下这位大谋士。

    而且听说此人当初为袁绍提出过,跟荀彧郭嘉一样的对待汉室策略,那就是“挟天子而令诸侯,畜士马以讨不庭”。

    只可惜袁绍没有听从,要不然天子根本轮不到曹操去迎奉。

    要知道,当初天子东归之时,首选去处就是袁绍的河北,并且派出使者前去联络,可惜袁绍却拒绝了。

    最后天子无奈,才去了相对弱小的曹氏那里。

    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,沮授拥有跟荀彧郭嘉同样的远见卓识,唯一可惜的是跟错了人,袁绍对他处处提防,他所出良言半句也不想听。

    “请进来一见,”曹操和气的说着。

    不多时,就见五花大绑的沮授被带了上来。

    方才袁军骤然溃败,沮授来不及逃脱便被俘了,此时不免蓬头垢面,狼狈不堪。

    背后押送的军兵嫌他走的慢了些,伸手推了一把,曹操立即勃然大怒,指着那军兵喝道:“公与先生国士也,岂容你这竖子侮辱?

    拖下去,杖责四十。”

    那军兵吓得腿都软了,四十军棍能打死人的。

    万没想到推了一个俘虏一把,竟然讨来这么重的惩罚。

    有侍卫把那军兵拖了出去,站在在帐外就开始杖责,把那军兵打的嗷嗷乱叫。

    曹操则微微笑着上前,亲自为沮授松开绑绳,对帐内众人道:“公与先生乃河北名士,身负安邦定国之才,若袁绍早听先生一言,也许老夫早已无容身之地了。”

    曹操是个爱才惜才之人,对于沮授这样有才华之士,自然想极力拉拢。

    其实他对沮授的赞扬其实也并非虚言。

    无论沮授为袁绍所献的迎奉天子计划,还是三年疲曹之策,又或者禁用颜良文丑的缓进策略、以及乌巢大火之后的护粮策略,但凡袁绍听了一样,都不会败的如此之惨。

    只可惜袁绍似乎有个特异功能,沮授对他提出所有有利的谋略,他一概不听,所选的都是郭图所献对曹氏有利的策略。

    所以曹氏官渡之战取胜,郭图功不可没。

    到如今,连丁辰都有些怀疑,那郭图是曹操安排在袁绍身边的卧底了,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尽职尽责的坑害袁绍。

    沮授何等睿智,看到曹操的举动便猜到其招揽之意,沮授淡然道:“曹公过誉了,我家主公战败,实乃天数使然,在下才疏学浅,未曾帮助主公取胜,实在无颜见人,还请曹公行个方便,赐沮某一死。”

    “蝼蚁尚且贪生,公与先生何必求死?”

    曹操叹息道:“如今诸侯割据,大战频发,黎民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,老夫素有平定天下心,兴汉安刘之志。

    奈何智术短浅,未曾如愿,若先生肯为朝廷出力,时常教诲与我,则天下不足虑也。”

    曹操在招募人才的时候,总是喜欢用一些夸张的比喻。

    譬如荀彧到来的时候,被他称为“吾之子房,”许褚来投时又被称为“吾之樊哙,”高览张郃也被比喻为微子和韩信。

    如今面对沮授,同样也是满口赞誉之词。

    可是沮授却摇了摇头道:“多谢曹公错爱,然在下家眷俱在河北,若在下投了曹公,则家眷必遭袁绍屠戮。

    若曹公杀了沮授,则吾家眷或许不会受到牵连。

    还望曹公成全。”

    说着,对曹操深施一礼,请求速死。

    曹操一时间也为难了,他知道沮授说的事实,沮授家族乃冀州大族,若沮授投降,袁绍必然会借机惩治沮家。

    可是让曹操下令杀这么一个大才,却有些舍不得,于是不得不摆了摆手,下令暂时把沮授关押起来。

    丁辰知道,未来沮授为了寻死,会夺马逃跑。

    而曹操在知道不可能得此人的情况下,只能下令将其杀死。

    “丞相,”丁辰道:“这沮氏乃河北豪族,沮授先生在冀州颇有声望,此时仅仅因为其家眷俱在北方,而不能令其归心。

    假若留下此人,将来有一日丞相挥师北上,扫平河北,有他在旁辅佐,必能起到稳定人心之大用。”

    “你想的倒是长远。”曹操笑了笑。

    此时他还没有预料到袁绍会那么快死,而且死前给他留下了大礼包,把河北地盘一分为四。

    此时曹氏虽然打赢了官渡之战,但从如今表面上看,袁氏的实力依然比曹氏强太多。

    “放心吧,有你这句话,老夫不会杀他,”曹操风轻云淡的说着,随即把众文武招来议事。

    丁辰马上就要率军回归许都,抵御袁谭,这是他走之前最后一次参加前线议事。

    而且曹操故意在袁绍的中军大帐议事,本就带有夸功之嫌。

    一众文武到齐,曹操不免心情澎湃,强行压抑着心中的喜悦。

    这半年他太难了。

    其中心酸与压力只要他自己一个人知道。

    世上恐怕所有人都不看好他,认为他是在螳臂当车,必会被袁绍打的落花流水。

    以至于整日整夜的无法睡眠,他头痛的毛病更是加重,发作起来几乎不能自理。

    如今,所付出的这些痛苦与努力终于收到了回报,今日毕其功于一疫,把来势汹汹不可一世的袁绍打的大败亏输。

    这怎能不令人扬眉吐气?

    “今日大胜袁军,论功劳,儁乂元伯当属首功,”曹操看着张郃高览二将,道:“等回归许都,老夫必赐二位田宅,以示嘉奖。”

    张郃高览官职已经封过了,再赏只能是赏田宅。

    “多谢丞相厚爱,末将此后必为丞相肝脑涂地,马革裹尸,”张郃高览又出列谢恩。

    曹操摆了摆手,示意他们入列,继续道:“至于其余人等,待回到许都之后,奏报天子再行封赏,总之老夫不会亏待诸位。”

    这么大的一场战争胜利,曹操是一定要大赏群臣的。

    所有人心里都清楚,曹操虽然口称张郃高览为首功,但那不过是表面上的文章。

    真正的首功,自然除了斩颜良诛文丑,乌巢劫粮的丁辰莫属。

    丁辰所立的可是力挽狂澜,扭转乾坤的大功,要不然曹操也不能以女儿相赠。

    只不过丁辰做了曹氏的女婿,曹操自然不好意思拿出来明说了。

    毕竟丁辰做了曹氏之婿,论亲疏关系,已经不亚于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从弟,甚至还有过之。

    这也就是夏侯楙一直想迎娶曹节的原因。

    只要娶到了曹节,那就成为曹操的半个儿子,在曹氏的地位即使赶不上曹昂曹丕等亲生公子,但至少要比曹真秦朗等义子强的多。

    这议事很快就结束了,不过就是曹操夸一夸功劳,封官许愿而已。

    此前曹操已经派人先骑快马回许都报捷了,毕竟两天前他还怀有必死之志,让大家给家属写好诀别信。

    想来许都家眷收到那信之后必然哀鸿一片,准备收拾细软,让丁辰护送着逃往荆南。

    可是现今他们不止没有死,反而还获得了大胜,这消息一定要让家眷们早些知晓。

    而丁辰随即点齐一万精锐军兵,先回归许都,以防袁谭军马对许都造成危害。

    在这官渡剩下的军兵大多都有伤,曹操需要在这里整顿一下,然后打扫一下战场,徐徐返回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黄昏,许都,丞相府,庭院里早已乱成了一团。

    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的夫人,都在丁夫人面前哭哭啼啼。

    “大嫂,我夫君在官渡战死,你说我们这一家人,日后该怎么活呀,”夏侯渊的夫人抹着眼泪,让女儿搀扶着,几乎站立不住。

    曹仁的夫人哭着接口道:“就是啊大嫂,我家夫君信中只说让我们逃往荆南,可是这一大家子人,有老有少,怎么逃?

    这一下子家里没了主心骨,我也活不下去了啊。”

    其实这半年来,曹军与袁军在官渡对峙,坊间随时流传着曹军被袁军击败的消息。

    虽然后来都证明这些都是谣言,但是每次这样的谣言传来,都惊得这些夫君在前线的贵妇们夜不能寐,包括丁夫人也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毕竟袁强而曹弱是不争的事实,可想而知他们的夫君在前线,一定又艰苦又危险。

    这么长时间,她们不知渡过了多少个垂泪到天明的夜晚,时刻等着夫君回来。

    她们坚信,夫君一定能活下来,继续保护自己。

    没想到,等来等去,等到的却是一封夫君临终前的诀别信。

    一时间所有妇人们全都慌了神。

    有夫君在,曹氏这棵大树不倒,她们都是令人羡慕的贵妇人。

    假若曹氏战败,夫君死了,她们就跟外面流浪的难民无异。

    虽然信中说会有丁辰率军回来护送他们去往荆南逃命,但是那帮妇人们哪经历过这样的变故,无奈之下全都汇集到了丞相府,问问丁夫人该怎么办。

    丁夫人作为曹氏的大嫂,在一帮贵妇中间最有威望。

    “大嫂,我们怎么逃啊?”

    曹纯的夫人比较年轻,怀里抱着一个还不会说话的男童,哭泣道:“听说是令侄儿率军来保护我们,可是我们家那么多东西,该怎么搬呐?”

    “是啊大嫂,你说咱们是该怎么搬东西,听说荆南比较热,那厚些的被褥就不用带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不管怎么说,家里的粮食总要带上,要不然咱们去了荆南,人生地不熟的,吃什么?”

    “既然要带粮食,府里的奴婢仆役一定要带上,如此还要多打几辆马车,不知时间来得及来不及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够了!”

    丁夫人忍着心中的悲痛,厉声呵斥眼前一帮叽叽喳喳的妯娌们。

    她这一声,把一帮贵妇人吓得全都低下头,不敢再说话。

    “袁谭数万大军正在逼近许都,听说仅剩两日路程,”丁夫人哑着嗓子斥责道:“还有时间让你们打制马车?

    再说……我们这是去逃命,你们还要带上仆役粮食,当搬家呢?”

    几句话把众夫人训斥的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她们也没想到事情已经紧急到了这种程度,袁氏大军只有两天就到。

    “大嫂,我们知道错了,”曹仁夫人小声道:“您不要生气,我们这不也是慌了神,没主意了么?

    您说怎么样,我们便怎么样,全听您的行不行?”

    其余的贵妇人也都纷纷点头,表示认错,均觉得自己此前想的太简单了。

    丁夫人紧绷着的脸这才缓和下来,悲戚的声音道:“我有个想法,不知道对是不对,正想跟你们商量一下。

    那些信从官渡送至许都,大约需要一天时间,想来此时……我们的夫君都已经……不在人世了。

    虽然信中说,让子文率领军马护送我等去往荆南避祸,可是此去荆南千里迢迢,而且还要穿过刘表控制的区域。

    那刘表与我们乃是宿敌,子文又派人抢了他荆南四郡,刘表一定对我们恨之入骨,必会派军拦击。

    而子文手下,不过只有两千人而已,如何保护得了我们这么多女眷?”

    众妇人怔怔的听着丁夫人讲这些道理,越听越觉得心寒。

    是啊,这么多家眷,还多是老弱妇孺,行动不便,又要徒步穿过刘表控制的荆州中北地区,丁辰的两千人马怎么保护的过来?

    “大嫂,您就直说该怎么做吧,”曹洪夫人咬了咬牙道。

    丁夫人叹息一声道:“要我说,我们这些女人嫁到了曹家,享了这么多年清福,又留下了一儿半女,也该知足了。

    子文一支军马,是保护不了我们这么多人的,我们这些女眷行动不便,只会拖那些男丁们的后腿,到时谁都活不了。

    所以我觉得,还是让子文保护那些男丁们去往荆南吧。

    我们这些女流之辈,就不要拖他们的后腿了。

    你们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“大嫂的意思是……各家只让儿子走?”曹仁夫人小声问道:“我们这些妇人和女儿们都留下?”

    丁夫人点点头道:“让他们那些男丁去往荆南,还可以辅佐子脩,以图东山再起,我们去往荆南又能做什么?

    什么忙都帮不上,只会成为累赘,拖累了我们的儿子。

    想来我们的夫君若活着,让他们去选,他们也会如此选择。”
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